一般分類: 五南本版 > 教育 > 課程與教學 
     
    如歌的行板:國語文多元評量設計[1版/2024年10月/1...
    編/著者: 許育健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4-10-01
    ISBN:9786263937819
    參考分類(CAT):課程與教學
    參考分類(CIP): 初等教育

    優惠價:9折,360

    定價:  $400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定價:420 元
    特價:90折!378
     
    定價:420 元
    特價:90折!378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國語文多元評量的樣貌
    ◎素養導向評量設計要領
    ◎教學目標轉化評量重點
    ◎各式例題說明命題技巧

      因應AI時代的來臨,教師專業除了展現於課程與教學之外,評量設計更是必備的能力。無論是課堂小考、學習單等形成性評量,或是期中期末考、會考、學測等總結性評量,對教師教學來說,皆是重要的回饋、省思與改進機會。
      本書分為五章,分別介紹國語文評量的樣貌,說明國語文的多元評量內容,解析國語文評量設計的技巧,提供國語文評量設計的實例,並於最後一章呈現國語文定期評量設計的建議流程,讓中小教師、關心語文評量的家長、社會人士能按圖索驥,擁有國語文多元評量專業的知能。
      本書作者為國語文教育專家,長期研究與研發國語文教材、教學與評量相關內容。作者以專業又不失輕鬆的筆調撰寫本書,此乃關心國語文評量設計的你不可錯過的專業指引。
    作者介紹
    許育健
    現 任:
    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學 歷: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學士
    經 歷:
    國小教師/主任
    國小國語文教育輔導團輔導員
    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助理教授
    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
    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主任
    翰林版小學國語文教科書編撰召集人
    曾發表期刊論文、專書、專論、研討會論文數十篇;
    國內外各校分享閱讀教學、語文教育、教學公開課等逾千場。
    目次
    前 言

    PART 1 森林之必要:國語文評量的樣貌
    1-1 國語文核心素養
    1-2 評量、評鑑、測量、測驗
    1-3 學評同步、為學設評、學後總評
    1-4 語文測驗、閱讀測驗
    1-5 單篇測驗、全書測驗
    1-6 成功為成功之母:閱讀與評量
    1-7 學習遷移:會考與學測的關鍵能力
    1-8 會考寫作與文本表述能力
    1-9 國語文定期評量的目的
    1-10 國語文定期評量現況與評論
    PART 2 健檢之必要:國語文的多元評量
    2-1 國語文課室多元評量概覽
    2-2 「執行功能」(EF)與課室多元評量
    2-3 聆聽評量:聽說、聽寫及聽作
    2-4 口語表達:聽者意識與言談脈絡
    2-5 注音符號:認念、拼讀、書寫
    2-6 識字與寫字:識寫分流 有效評量
    2-7 閱讀評量:文本擇取與審題思考
    2-8 寫作評量:階段寫作目標
    2-9 文類評量:以說明文本為例
    PART 3 規準之必要:國語文評量設計實務
    3-1 設計原則
    3-2 字音字形
    3-3 詞語意義
    3-4 句意理解
    3-5 句子表達
    3-6 段篇理解
    3-7 文本配置
    3-8 語文知識
    3-9 寫作測驗
    3-10 語文應用
    3-11 數位評量
    3-12 評量規準
    PART 4 轉化之必要:國語文評量示例
    一、教材、教學、評量同步設計
    (一)低年級:〈草叢裡的星星〉【記敘/應用文本】
    (二)中年級:〈小鉛筆大學問〉【說明文本】
    (三)高年級:〈敏銳觀察〉【議論文本】
    二、評點類型與技巧分析
    (一)字詞短語
    (二)句式語法
    (三)段篇讀寫
    PART 5 踏實之必要:國語文定期評量設計流程
    一、國語文定期評量設計流程 五階段
    (一)立重點:學年會議確立各單元的學習重點
    (二)設比例:設定整卷架構、題型與內容比例
    (三)試設計:命題者依單元進度初擬評量內容
    (四)同審修:學年會議定期共同審修評量內容
    (五)共檢討:試後檢討答題情形提出教學方案
    二、關於評量 Q&A

    結語:學以致用、以評促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