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五南本版 > 圖解系列 > 圖解系列 
     
    超圖解西洋藝術家事典[1版/2024年7月/1Y2Y]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24-07-01
    ISBN:9786263933507
    參考分類(CAT):圖解系列
    參考分類(CIP): 藝術史

    優惠價:9折,522

    定價:  $580 

    ※購買後立即進貨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80 元
    特價:90折!342
     
    定價:550 元
    特價:90折!495
     
    定價:360 元
    特價:90折!324
     
    定價:380 元
    特價:90折!342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給喜好藝術的您,一篇篇藝術家的創作故事與畫作,帶您遊覽西洋藝術的時光長河。

    西洋藝術被劃分為許多風格時期,本書以年代為序,以派別為章節,向讀者介紹藝術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了解他們的經歷以及繪畫創作。

    看古希臘的優美典雅、改變了整個西歐世界的文藝復興、華麗氣派的巴洛克、精緻奢華的洛可可、與民族主義思潮一同興起的浪漫主義、復古的新古典主義、反映庶民生活與情感的寫實主義;到近代藝術的革新──探索光與影變化的印象派、透過抽象與扭曲現實的手法抒發強烈情感的表現主義、跳脫直接描繪客觀現實的抽象主義、用色鮮豔大膽的野獸派、解析重組物體的立體派、探索潛意識的超現實主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雋永作品。

    (本書為五南出版《西洋藝術家事典》的圖解精華版,讀者可擇一選讀。)
    作者介紹
    王仲章
    王覽第四十九代子孫,也是王羲之後代,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今中國美術學院)畢業。先後於新竹師範學校、苗栗中學、高雄女中、美和中學與國際商專等校任教。西元1970年至1986年,應聘到屏東高中,擔任美術老師。兼任臺中商專講師。擔任過教育部美育委員會委員。擅長水彩、墨竹和粉蠟筆畫。熱心致力於美術教育外,經常在各大報章雜誌發表文章,並集結成冊。
    其著作有:
    (一)藝術類:
    1.《中國藝術家叢談錄》(木鐸出版社,1984年)。
    2.《西洋藝術名家略傳》(臺灣商務印書館,共3集,分別於1968年、1982年和1990年初版)。
    3.《中國名畫家個史之研究》(太陽城出版社,1975年1月初版)。
    4.《藝術教育評論集》(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5.《西洋藝術家事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6月初版一刷、2021年8月初版十刷)。
    6.《中國畫家略傳》(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
    (二)散文類:
    1.《天涯萍蹤》(青山出版社,1977年)。
    2.《青山綠水心縈繞》(現代教育出版社,1992年)。

    從事教育近40年,學養深厚,貢獻不少。尤其著書立說,風評頗佳。


    王奕偉
    同濟大學建築博士,王奕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設計業務涵蓋領域多元化,從建築規劃設計、室內設計,到工程管理及整合機構設計等。致力於為客戶量身打造獨特的空間和建築結構,並以獨特創意和技術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他們的夢想。
    目次
    序言一
    序言二

    Chapter 1 古希臘藝術
    1-1 米隆(約西元前480~440)
    1-2 波利克利塔斯(約西元前450 左右)
    1-3 菲迪亞斯的《巴特農神殿少女柱》(約西元前450 左右)
    1-4 斯科帕斯(約西元前395~350)
    1-5 普拉克西特利斯的阿芙蘿黛蒂(約西元前370~330)
    1-6 利西波斯(西元前370~300)

    Chapter 2 文藝復興
    2-1 喬托的《聖母登極》(1267~1337)
    2-2 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1444~1510)
    2-3 達文西的《蒙娜麗莎》(1452~1519)
    2-4 米開朗基羅的《創造亞當》(1475~1564)
    2-5 拉斐爾的《三美神》(1483~1520)
    2-6 杜勒的《四使徒像》(1471~1528)
    2-7 吉奧喬尼的《沉睡的維納斯》(1477~1510)
    2-8 提香的照鏡子的《維納斯》(1488~1576)
    2-9 汀托雷多的《基督的一生》(1518~1594)

    Chapter 3 巴洛克藝術
    3-1 魯本斯的《戴羽毛帽的婦人》(1577~1640)
    3-2 委拉斯奎茲的《侍女》(1599~1660)
    3-3 范.戴克的《樞機主教賓提沃利奧》(1599~1641)
    3-4 林布蘭的《杜爾普博士的解剖學課》(1606~1669)
    3-5 弗美爾的《倒牛奶的女僕》(1632~1675)

    Chapter 4 洛可可藝術
    4-1 華鐸的《發舟西基拉島》(1684~1721)
    4-2 夏爾丹的《瓶花》(1699~1779)
    4-3 布歇的《邱彼特化身為戴安娜來引誘凱利絲杜》(1703~1770)
    4-4 蓬巴杜夫人(1721~1764)
    4-5 雷諾茲的《扮演繆斯女神的莎拉薛當斯》(1723~1792)

    Chapter 5 浪漫主義
    5-1 透納的《朝日中的漁夫》(1775~1851)
    5-2 哥雅的《著衣的瑪哈》/《裸體的瑪哈》(1746~1828)
    5-3 德拉克洛瓦的《1830 年的革命》(《自由領導人民》)(1798~1863)
    5-4 羅塞蒂、亨特的《命運女神》/《我們的英吉利海岸》(1828~1882)

    Chapter 6 新古典主義
    6-1 路易.大衛的《拿破崙一世加冕》(1748~1825)
    6-2 安格爾的《汲泉女》(1780~1867)

    Chapter 7 寫實主義
    7-1 杜米埃的《三等車廂》(1808~1879)
    7-2 米勒的《拾穗》(1814~1875) 189
    7-3 柯爾貝的《採石工人》(1819~1877)

    Chapter 8 象徵主義
    8-1 克林姆的山毛櫸林(1862~1918)

    Chapter 9 印象派
    9-1 畢沙羅的《從新橋上的土堤看塞納河上》(1830~1903)
    9-2 馬奈的《奧林匹亞》(1832~1883)
    9-3 竇加的《舞蹈課》(1834~1917)
    9-4 莫內的《睡蓮》(1840~1926)
    9-5 雷諾瓦的《鞦韆》(1841~1919)

    Chapter 10 後印象派
    10-1 塞尚的《靜物》(1839~1906)
    10-2 羅丹的《沈思者》(1840~1917)
    10-3 高更的《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1848~1903)
    10-4 梵谷的《露天咖啡館》(1853~1890)

    Chapter 11 新印象派
    11-1 秀拉的《舞蹈演出》(1860~1891)

    Chapter 12 表現主義
    12-1 孟克的《春情》(1863~1944)

    Chapter 13 抽象主義
    13-1 康丁斯基的《構圖之六》(1866~1944)
    13-2 蒙特里安的《紅樹》(1872~1944)

    Chapter 14 野獸派
    14-1 馬蒂斯的野獸派風格(1869~1954)
    14-2 杜菲的《賽馬場》(1876~1953)

    Chapter 15 立體主義
    15-1 畢卡索(1881~1973)

    Chapter 16 超現實主義
    16-1 夏卡爾,童話詩、音樂般的畫家(1887~1985)
    16-2 米羅(1893~1983)
    16-3 薩爾瓦多.達利的《記憶的永恆》(1904~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