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勞工的視角,探討勞工在職場不同階段面臨企業透過AI施加的各種監控管理方式,所導致的新興勞動議題。
當企業透過AI技術,建構形成了一種針對勞工的新型態管理體制,對勞工而言,是感受到更方便與舒適的工作環境?或者是更有利於企業持續提高生產力的工作場所?
當勞工身處新型態管理體制時,是否還面臨了新興的勞動權益受損問題?更嚴密的勞動監控與管理要求,被迫承受更大的工作壓力?
當AI可執行日益複雜的任務時,勞工是否會陷入失業的不幸命運?
作者介紹
李健鴻
現職
中國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
學歷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
研究主題
就業政策
數位轉型與勞動政策
非典型勞動政策
國際勞動與區域經濟整合
勞動市場風險分析
學術論文
從進口管制到跨國適用:美國消除強迫勞動制度分析
臺灣青年轉銜的轉銜類型、轉銜障礙與勞動風險
遠距在家工作趨勢下「遠端監控」與「勞工隱私保護」的爭議
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勞工條款制度分析
「性別薪酬平等」的實踐與妥協:歐洲聯盟「薪酬透明指令草案」分析
美國簽署國際社會安全協定的制度分析
「獨立的承攬勞動者」或「勞工」?-零工經濟的勞動風險問題與因應對策
目次
推薦序──人工智慧的勞動社會學分析 何明修
推薦序──在AI時代下如何實踐勞動尊嚴 孫友聯
引 言 1
.「人工智慧化」的日常生活世界 1
.「人工智慧」建造的勞動監控世界 3
第一章 人工智慧監控的興起 7
.「工業4.0」興起:「智慧製造」的新生產模式 8
.人工智慧的技術演變 10
.「人工智慧監控」衍生的勞動議題 18
.本書以下的章節安排 23
第二章 自動化勞動監控體制 25
.新興的監控系統:人工智慧監控 27
.「工作場所數據化」的監控效果 29
.研究觀點:自動化勞動監控體制 34
.「自動化勞動監控體制」的構成要素 37
第三章 自動化招聘監測系統 45
.自動化招聘監測系統的策略與目標 46
.自動化招聘監測系統的應用:撰寫徵才廣告 50
.自動化招聘監測系統的應用:求職者撰寫履歷 53
.自動化招聘監測系統的應用:回覆求職者詢問 57
.自動化招聘監測系統的應用:主動搜尋人才的影響 59
第四章 甄選過程的顯微監測 63
.自動化招聘監測系統的應用:聘僱預測工具的審閱履歷 64
.人才甄選分析:顯微監測機制的監測效果 66
.智慧機器人面試:另類的「顯微監測機制」 69
.自動化招聘監測系統的應用:人員安置流程優化 73
.人工智慧衍生的聘僱歧視問題 77
.民間企業的自律組織:因應人工智慧的聘僱歧視 81
第五章 勞動過程的全景監控 85
.智慧監視攝影:「視覺化管理」與「全景監控」 87
.「智慧監視攝影」的勞動監控:自我監控機制 91
.勞工鐵籠:牢籠般的全景監控機制 99
第六章 勞動過程的顯微監控 105
.「顯微監控機制」對於勞工的影響效果 105
.「穿戴式裝置」的勞動監控 108
.「社交計量徽章」的勞動監控 115
.「射頻識別晶片」的勞動監控 119
.勞工隱私權的議題與挑戰 124
第七章 勞動過程的遠端監控 133
.遠端監控的目的:從「不可見」轉化為「可看見」 135
.新型態遠端監控技術的特徵:演算法的監控 138
.遠端監控:變相的勞動剝削 144
.數位化的遠端全景監視機制 148
.遠端監控的勞資爭議:如何保護勞工隱私權? 150
.遠端監控衍生的法律問題 155
第八章 勞動與電子績效監控 159
.電子績效監控系統的作用:「辨識差異」的監控機制 159
.電子績效監控系統對藍領勞工的監控 164
.智慧機器人的電子績效監控 169
.電子績效監控系統對白領員工的績效監控 176
第九章 離職監測與解僱決策 183
.電子績效監控系統對勞工的離職監測 184
.離職預測模型對勞工的監測影響 187
.電子績效監控與解僱勞工 191
.自動化決策的解僱爭議 196
第十章 思索勞工權益的未來 205
.多重性的勞動監控機制與監控效果 205
.勞工與工會對人工智慧系統的認知與行動 209
.因應人工智慧系統的政策途徑 215
.結語:人工智慧時代如何保護勞工權益的挑戰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