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為民法、民訴搭起橋樑的教科書!
體系架構:按訴訟進行流程,循序為階段式說明。如果您對民事訴訟法的認識,仍然停留在「點」的觀念、沒有「線」的連結,本書的階段式說明法,為您將零散的觀念,依序串起。
案例解析:以訴訟法爭點為主軸、民法實例為藍本。如果您看到實例題,總是找不到爭點,本書透過大量的案例解說,示範如何將民事訴訟法抽象的觀念,化為具體的實例解析步驟。
全真考題:收錄國家考試試題,詳實解說破題要領。如果民事訴訟法是您通過國考門檻的致命傷,本書嚴選歷年經典試題,依各派學說示範解題技巧,民事訴訟法將成為助您跨過國考門檻的利器。
修法趨勢:時時留意修法動態、處處反映立法趨勢。如果民事訴訟、家事事件程序的「詭譎多變」讓您摸不著頭緒,本書獨特的體系化及比較式解說法,絕對是您掌握最新修法走向的必備寶典。
作者介紹
李淑明
經 歷
司法官特考及格
律師高考及格
學 歷
臺灣大學法律系法學組畢業
臺灣大學法律系研究所民商法組畢業
著 作
民法總則
債法總論
債法各論
民法物權
民法入門
民法基礎五講
民事訴訟法(第一~三冊)
原來~答案要這樣寫-財產法
原來~答案要這樣寫-民事訴訟法
財產法(I)-契約法
財產法(II)-侵權行為法.物權法
我的50天上榜日記~民事訴訟法篇
論 文
美國反傾銷制度損害要件之研究(碩士論文)
物之瑕疵擔保與不完全給付之競合
代客停車,把車弄丟了,該怎麼賠?
抵押權人之次序權
目次
改版序
序 言
第一講 第一審訴訟程序
【第一階段】準備開跑──起訴前
備戰篇──幫您作好起訴前的準備
第一章 向誰提起訴訟?──法院
第一節 審判權/10
案例1/10
一、審判權/10
二、民事法院vs.行政法院/11
三、民事法院vs.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15
四、國際審判管轄權/17
第二節 管轄權/23
案例2/23
一、管轄權vs.程序權之保障/23
二、管轄權之認定標準/26
三、共同訴訟&訴之客觀合併之管轄權/44
四、管轄權對訴訟程序之影響/51
第三節 法官之迴避/58
一、制度之目的與理由/58
二、何謂「前審」?/58
三、新舊法之適用疑義/62
四、比較整理/63
第四節 專家參與/65
一、何謂「專家參與」?/65
二、專業委員/65
三、法律專家/66
第二章 由誰提起訴訟?──當事人
第一節 誰可以成為當事人?/70
案例3/70
一、當事人之確認/71
二、當事人能力/79
三、訴訟能力/92
第二節 誰可以成為適格當事人?/99
一、何謂「當事人適格」?/99
二、什麼是「訴訟實施權」?/99
第三節 「另類的」當事人──訴訟擔當/101
案例4/101
一、什麼是「訴訟擔當」?/103
二、法定訴訟擔當/104
三、意定訴訟擔當──選定當事人/114
四、現代型紛爭之訴訟擔當/123
第三章 多數當事人──共同訴訟
第一節 什麼時候可以提起共同訴訟?/135
一、何以有「共同訴訟」的設計?/135
二、形成共同訴訟之事由/136
三、若干程序上應注意事項/140
第二節 共同訴訟之類型/141
案例5/141
一、問題之源起──合一確定/142
二、普通共同訴訟vs.必要共同訴訟/146
三、固有必要共同訴訟vs.類似必要共同訴訟/149
四、干預訴訟(主參加訴訟)/160
第四章 其他訴訟主體
第一節 導讀──為什麼有這麼多「當事人」?/175
第二節 訴訟參加/176
案例6/176
一、訴訟參加(輔助參加)/176
二、獨立訴訟參加/182
三、訴訟參加之程序/188
第三節 訴訟告知/191
一、訴訟告知的要件與程序/191
二、訴訟告知之效力/195
第五章 訴訟代理人與輔佐人
第一節 導讀──角色定位/197
一、訴訟代理人/197
二、輔佐人/197
三、本章架構說明/197
第二節 訴訟代理人之類型與資格/198
一、「代理人」之類型/198
二、應委任訴訟代理人之事件/201
三、訴訟代理人之資格/203
第三節 訴訟代理權之取得與範圍/205
一、法定代理人/206
二、訴訟代理人/207
第四節 訴訟代理權之消滅/213
一、法定代理人/213
二、訴訟代理人/214
第五節 輔佐人/217
【第二階段】訴訟程序開始囉!
拉開序幕──拿著地圖,為您導覽一下!
第一章 民事訴訟之兩大磐石
第一節 處分權主義/225
案例7/225
一、第一層意義──訴訟程序的始終,由原告決定/226
二、第二層意義──審判對象之範圍,由原告決定/228
第二節 辯論主義/231
案例8/231
一、辯論主義與處分權主義的區別/232
二、古典辯論主義/232
三、修正辯論主義/234
四、什麼是「協同主義」?/238
五、綜合評析──談辯論主義的界限/247
第二章 民事訴訟審理之客體
第一節 法院究竟在審理什麼?/262
一、訴之三大要素──主體、客體、聲明/262
二、訴訟標的理論究竟在處理什麼問題?/264
第二節 訴訟標的理論/265
案例9/265
一、舊訴訟標的理論(權利單位型)/265
二、新訴訟標的理論(紛爭單位型)/268
三、訴訟標的相對論/273
四、新實體法說/276
五、現行民訴法採行之訴訟標的理論及實例研究/278
第三節 訴訟標的理論之影響/288
一、訴訟標的理論之四個試金石/288
二、訴訟標的理論之進階應用版/291
第三章 訴訟型態與訴訟標的
第一節 民事訴訟之型態/296
一、給付之訴vs.形成之訴vs.確認之訴/296
二、學習重點說明/297
第二節 給付之訴與訴訟標的/300
案例10/300
一、什麼是「給付之訴」?/302
二、訴之利益與當事人適格/303
三、一部請(訴)求/307
四、將來給付之訴/316
五、給付判決之效力/330
第三節 形成之訴與訴訟標的/333
案例11/333
一、什麼是「形成之訴」?~兼論「訴之利益」/335
二、訴訟標的與當事人適格/338
三、形式形成訴訟之基本概念/340
四、形式形成訴訟之態樣/344
五、形成判決之效力/354
第四節 確認之訴與訴訟標的/357
案例12/357
一、什麼是「確認訴訟」?~兼論「確認利益」/358
二、確認訴訟之訴訟標的/366
三、確認訴訟之態樣/378
四、確認判決之效力/384
第四章 如何提起合法的訴訟?
第一節 起訴之方式與要件/388
案例13/388
一、訴訟要件之意義與類型化/389
二、訴訟要件之審查步驟/391
三、送 達/431
第二節 起訴之效果/443
案例14/443
一、訴訟繫屬/444
二、審判權及管轄權恆定原則/445
三、訴訟標的價額恆定原則/445
四、當事人恆定原則/446
五、重複起訴禁止原則/463
【第三階段】民事訴訟之審理
實戰篇──緊張!訴訟攻防戰開始了!
第一章 民事訴訟審理之基本原則
第一節 總 說/488
案例15/488
一、職權進行主義vs.當事人進行主義/489
二、言詞審理(言詞辯論)主義/490
三、直接與公開審理主義/491
四、集中審理主義/494
第二節 訴訟行為/502
一、先來介紹什麼是「訴訟行為」?/502
二、訴訟契約/505
第二章 言詞辯論前之準備
案例16/509
第一節 計畫審理/511
一、立法緣由/511
二、審理計畫之擬定與內容/511
三、審理計畫之法律效果/512
第二節 (準備)書狀先行程序/512
一、哪些訴訟得適用書狀先行程序?/512
二、書狀先行程序之目的及得為之訴訟行為/513
第三節 準備程序/514
一、準備程序之開啟與進行/514
二、準備程序之目的及得為之訴訟行為/515
三、準備程序之終結/517
第四節 準備性言詞辯論期日/517
一、哪些訴訟得適用準備性言詞辯論期日?/517
二、準備性言詞辯論期日之目的及得為之訴訟行為/518
第五節 談「爭點整理」/522
一、爭點整理方法論之全貌/523
二、爭點整理之步驟解說/524
三、爭點整理結果vs.爭點簡化協議/535
四、實例解說/543
第三章 言詞辯論程序
案例17/555
第一節 總 說/556
第二節 當事人於言詞辯論時之訴訟行為/558
一、應受裁判事項之聲明/558
二、事實上及法律上之陳述/559
三、當事人之陳述義務──談「真實完全」與「具體陳述」義務/573
四、當事人之訴訟促進義務──談「適時提出主義」/575
五、責問權/578
六、聲明證據/579
第三節 法院於言詞辯論時之訴訟行為/581
一、開閉及指揮言詞辯論、宣示裁判/581
二、為便利訴訟進行得為之處置/581
三、闡明義務(闡明權)/584
四、法官於各訴訟階段應為之闡明/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