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犯的不法歸責——以中性幫助行為為中心(只出客訂)
    編/著者: 顏士程
    出版社:元照
    出版日期:2025-04-20
    ISBN:9786263691599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刑法

    優惠價:95折,570

    定價:  $60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80 元
    特價:90折!342
     
    定價:260 元
    特價:90折!234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480 元
    特價:90折!432
     
    定價:680 元
    特價:90折!612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在刑法歸責的基本問題當中,中性幫助行為不論在實務或學理上均饒富爭議,因為它涉及到社會功能與刑法任務間的潛在矛盾。目前關於此議題的認識與處理,多仍受行為主客觀存有構造的牽制,少有規範論的思考,故本書旨在重新提出一套認識框架來處理此議題。本於角色理論式的法哲學立場,本書將從非容許行為理論的觀點出發,運用迴避可能性以及行為容許性這兩組概念來重構中性幫助行為所涉及的規範性要件。
    作者介紹
    顏士程
    現 職
    執業律師

    學 歷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學士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碩士
    目次
    推薦序/周漾沂
    自 序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1
     第二節 研究方法/4
     第三節 研究範圍/5
     第四節 本文架構/6

    第二章 幫助犯處罰釋義學的運作現況:我國學說與實務見解考察
     第一節 幫助犯概說/9
      第一項 幫助犯的客觀不法要件:幫助行為/9
      第二項 幫助犯的客觀不法要件:因果關係/10
      第三項 幫助犯的主觀不法要件:幫助故意與幫助既遂故意/12
     第二節 中性幫助行為之問題所在/13
      第一項 形式意義:處罰過廣的疑慮/13
      第二項 實質意義:歸責理論的欠缺/14
     第三節 我國實務學說現況/15
      第一項 實務見解/16
      第二項 學說見解/23

    第三章 中性幫助行為概念的理論源頭:德國實務與學說回顧
     第一節 總 論/47
      第一項 概念史簡述/47
      第二項 中性行為概念之定義/53
      第三項 中性行為概念之實益/56
      第四項 百家爭鳴的學說立場/59
     第二節 各 論/62
      第一項 實務見解/62
      第二項 學說見解/67
     第三節 戰場釐清與問題盤點:非容許行為的兩組條件/121

    第四章 以非容許行為理論重新提問:迴避可能性與行為容許性
     第一節 中性幫助行為的再定性/123
     第二節 非容許行為理論的體系定位/127
      第一項 從因果理論到歸責理論/127
      第二項 非容許行為理論與結果歸責理論/129
      第三項 容許風險概念之初探/130
     第三節 非容許行為理論的兩組條件:迴避可能性與行為容許性/132
      第一項 法哲學預設/132
      第二項 刑法上主張/138

    第五章 結 論/151

    參考文獻/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