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所收錄的10篇文章是臺灣與大陸兩位心理學工作者夏林清與王波對心理學反思的探究。由1980年代開始,夏林清是於其所推動參與的心理及教育的實踐工作中辨識心理學知識方法的解殖路徑;做爲大陸年輕一代的心理學者,王波則於2000年後持續推進由馬克思政經哲學對西方心理學發展的歷史與論述特性進行分析。夏林清長王波近30歲,是兩代人。大陸心理學早於1920年即於南京師大成立,臺灣大學則是於1949年設立臺灣第一個心理系;然因大陸上世紀60、70年代的政治變革運動,心理學學門在被取消後於1977年再恢復。1977年臺灣的夏林清已留美返臺教書,同時具體投身到了實踐的工作中,彼時臺灣工業化都市化過程中的家庭與青少年問題範疇。2008年,王波逐步認識了夏林清心理教育工作的實踐路徑,對年輕大陸心理學學者王波而言,此一路徑激發了他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內部的心理學發展問題。本書即是海峽兩岸兩位心理教育工作者各自努力耕耘的知識成果的文章選集。
作者介紹
王波
現任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入選閩江學者特聘教授、福建省高層次人才計畫(A類);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批判與馬克思主義心理學叢書》主編。曾任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約克大學訪問教授。
夏林清
現任四川文化藝術學院特聘教授、心理與教育學院院長兼文化藝能與社會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社會治療書系》主編。曾任臺灣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授、主任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特聘教授。
目次
01 知識返身解殖與去心理學化同行—來自臺灣心理學的經驗/王波
02 一盞夠用的燈:辨識發現的路徑/夏林清
03 平民角落:自身處境的抵抗與轉化/夏林清
04 卡榫—拮抗同行的社會學習/夏林清
05 勁旅行腳—地方斗室與星空共享的對話/夏林清、丁乃非
06 批判立基於解殖處—身心載體的社會性與政治性/夏林清
07 德國批判心理學:歷史語境與核心問題/王波
08 資本時代「心理一般」的方法論批判/王波
09 心理學、生命政治與新自由主義治理/王波
10 從海文和霍夫丁之爭看中西心理學傳統的會通/王波
11 論心理何以可能—一種政治經濟學批判視角/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