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開啓javascript,方便系統運作!謝謝!
重要訊息:慎防詐騙電話,絕無簽單錯誤造成重複扣款或重複出貨,請您千萬不要操作ATM提款機。
註冊
帳號
密碼
f
忘記密碼
客服中心
購物車
全部
書名
作者姓名
ISBN
出版社名稱
熱門搜尋
165防詐騙
蝦皮
法官學院 / 裁判實務教材
中華藥典第9版85折
《苔蘚兄妹》筆記本
關閉廣告
展開廣告
圖書分類
五南本版
公職考試
教科專業
政府出版
暢銷精選
文具
休閒
課程
美食
美妝
精品
服飾包包
3C
餐廚具
家居
婦幼
辭書、總類
中文辭書
西文辭書
日韓文辭書
專業辭書
圖書館學
教育
通論
教育與學校行政
教育心理、測驗與統計
課程與教學
幼兒教育
特殊教育
各級各類教育
班級經營
心理、諮商與輔導
通論
認知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
工商心理學
諮商基礎
諮商運用
法律
工具書
總論
憲法
行政法
民事法
刑事法
商事法
國際法
犯罪防制
學科概要系列
學術專著
實務叢書
政治、公共行政
政治理論
比較政府與政治
國際關係
公共行政
工具書
學術專著
財經、商管
管理
財經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社會、傳播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工作
社會問題與福利
高齡學
新聞學
傳播學
廣播、電視、電影
廣告與公共關係
文化研究、禮俗
觀光、餐旅、休閒
觀光
餐旅
休閒
其他
語言、文學
通識
文學總論
中國文學
臺灣文學
世界文學
現代文學
兒童、青少年文學
語言
語言文字學
應用文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學術專著
悅讀中文
歷史、哲學、宗教
總論
中國史
世界史
中外地理
哲學研究
中國哲學
西洋哲學
宗教研究
西洋宗教
藝術、設計、文創
美學與藝術總論
視覺藝術
表演藝術
影像藝術
創意設計
文創產業
理工
總論
理科類
電機資訊類
工科類
環境與土木
海洋科技
職場書
醫護暨生命科學
總論
生命科學
醫學
藥學
護理
食品營養
考用出版
教檢、教甄
諮商、輔導、社工
消防用書
司法考試
高普特考
初等、五等
導遊領隊
會計、記帳士
地政士、不動產經紀人、
金融證照
乙、丙級技能檢定
留學必備用書
數學
書泉出版社
職場專門店
e商朝
兩性家庭
法律識讀
知識探索
養生保健
教育、通論
其他
台灣書房
閱讀台灣
納福系列
人文誌(台灣書房)
台灣誌記
游藝集
城市風景
台灣古籍大觀
時代人物
出土思想文物與文獻研究
白話經典系列
五南文庫
五南文庫
研究方法、論文寫作
研究方法
圖解系列
圖解系列
學科概要
學科概要
世界名人傳
世界名人傳
博雅書屋
人文隨筆
人物誌
全球直擊
法律屋
搜查一課
社會意識
美學誌
會飲考
萬國誌
萬象考
歷史迴廊
博雅文庫
經銷書目
經銷書目
字辭典/總類
字辭典/總類
教育/心理
教育
心理/諮商
政治/法學
法律
政治
公共行政
國際關係
經貿/管理/會計
管理
經濟
國貿
金融
會計
統計
社會休閒
社會
傳播
觀光
餐飲
休閒
國際禮儀/會展
文史哲
臺灣文學
中國文學
各國文學
語言/文字
史地
哲學
宗教
藝術設計
藝術
設計
創意美學
科學
自然科學
應用科學
醫療衛生
衛生行政
中醫
西醫
初等/地方五等
初等/地方五等
專技高普考
營養師
記帳士
導遊領隊
護士/護理師
不動產經紀人
地政士
消防設備師/設備士
會計師
社會工作師
專技高普考
特種考試
鐵路特考
公路監理站
民航特考
港務人員
司法特考
海巡特考
關務/報關人員特考
移民署
調查局
社會福利工作
專利商標審查
特種考試
捷運招考
國民營事業
中鋼/中龍鋼鐵
中油
台電
中華郵政
中華電信
台灣自來水
農會
農田水利會
銀行人員/銀行僱員
國/民營事業
警察特考
警察特考
警大/二技/警專
軍職特考
士官/軍校考試
預官 甄試
金融證照
金融證照
保險從業人員
證券商資格/分析師
期貨商資格/分析師
信託業務人員
理財規劃人員
銀行內控人員
授信人員
債券人員
外匯人員
技能檢定
專技人員技能檢定
電腦檢定
美容/美髮檢定
中餐/烘焙/餐飲檢定
廣告/建築/設計檢定
勞工安全檢定
汽車/機械/電機檢定
電子檢定
技術士技能檢定
會計檢定
全民英檢
英檢/教師甄試
教師甄試/資格檢定
升學考試
研究所/二技
升大學
四技/二專
國中
國小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高普考/地方三四等
內政及國土
國家大事紀
國防軍事
深訪中研院
經濟金融
經濟金融
醫療/社福
醫療/社福
教育學習
教育學習
台灣旅遊
台灣好好玩
遨遊大自然
縣市采風
客家/原民文化
客家風情
原民文化
文化藝術
走訪博物館
文化藝術
法律/科技
法律司法
探索科技
公共工程/交通
公共工程/交通
期刊/影音
逗陣影音館
期刊
語言
英文
日文
各國語言
小說/文學
小說
台灣文學
西洋文學
中國文學
大眾文學
財經/企管/經濟
工商企管
財經
理財
統計
會計/審計
經濟
科學科普
數學
理工
科學
地理
歷史
自然科學
電腦
農林漁牧
動植物
社會人文
社會
人文
心理
教育
哲學
政治/法律/軍事
圖書資訊
新聞傳播
新聞傳播
健康醫療
健康
醫學
護理
宗教命理
宗教
命理
休閒生活
休閒
居家生活
美容
飲食烹飪
旅遊
台灣
中國大陸
日/韓
亞洲
紐/澳
歐洲
美洲
非洲
他國旅遊
藝術設計
技藝
建築
音樂
戲劇
藝術
攝影
繪畫/雕刻
兒童/漫畫
兒童讀本
漫畫
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小說/文學
>
西洋文學
點燈人
編/著者:
艾瑪.史東尼克斯
出版社:
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
2022-10-07
ISBN:
9786263383753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英國文學
優惠價:
85
折,
383
元
定價:
$450
無法訂購
分享
f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莎士比亞經典閱讀(兒童版,共六...
定價:1680 元
特價:
90
折!
1512
元
哈姆雷特(中英雙語版)(精)
定價:280 元
特價:
90
折!
252
元
鬼盜船-鎖魂之鑰
定價:220 元
特價:
90
折!
198
元
嘰哩咕嚕三寶
定價:300 元
特價:
90
折!
270
元
馬克白(中英雙語版)(精)
定價:280 元
特價:
90
折!
252
元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震驚全球歷史懸案改編,至今未解的世紀之謎!
★售出全球25國版權,打進英國《泰晤士報》暢銷榜前五名!
★空降美國邦諾書店排行榜冠軍、強勢登陸德國《明鏡》排行榜!
★布克獎得主《狼廳》作者希拉蕊・曼特爾:「今年讀過最喜歡的一本小說!」
★《別相信任何人》作者S.J. 華森盛讚:「從頭到尾愛不忍釋,實在棒透了!」
他們說,遺失在海上的靈魂將永遠失落。
他們說,
海,會保守它深不可測的祕密──
【▼以下皆為真實事件▼】
一九○○年,蘇格蘭外海的弗蘭南群島發生了一起離奇事件:
三名燈塔看守員神祕消失,至今下落不明。
弗蘭南島雖然地處偏遠,但位於重要的商業航線上,
因此島上的燈塔配置了三個看守員,指引航道上來往的船隻。
該年十二月,一艘商船發現燈塔一片漆黑,船長遂登陸調查,
卻發現燈塔從內部反鎖,
破門而入後,三人無影無蹤。
看守員遺留下來的日誌上記載:
「十二月十二日起暴風雨來襲,其勢猛烈,堪稱前所未見;
暴風肆虐三天,直到十五日方才停歇。」
日誌也就停在十五日。
但是所有行經附近的船員都能作證,
十二日至十五日島上風平浪靜,
暴風雨是十七日才抵達。
三名看守員都經驗豐富,深知無論任何情況,
都必須要有人留守燈塔,不能同時離開。
被遺留在燈塔內的物件與擺設毫無邏輯,
看守員日誌的內容更是詭異無比,
即使經過百年,依然無人能提出合理解釋。
所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以上皆為真實事件▲】
在一個世紀後,
作家艾瑪‧史東尼克斯試圖以虛構之筆,
替全世界解開這場百年懸案!
▊「今年讀過最喜歡的一本小說!」──各家媒體與歐美作家齊聲盛讚!
「文筆優美、意味深長,集推理、愛情和鬼故事於一身,讓我從頭到尾愛不忍釋,實在棒透了。」──S.J.華森,著有《別相信任何人》
「今年讀過最喜歡的一本小說!」──希拉蕊・曼特爾,著有《狼廳》
「了不起的作品……每一頁都與大海的黑暗、強大的存在產生共鳴。」──蕾諾‧溫,著有《鹽之路》
「這是一個透過生動的文字講述謎團、讓我從頭到尾全神貫注的完美作品。令人難以忘懷、令人痛徹心扉,也令人心碎,這是一部肯定會留在你身邊的小說。」──艾希莉‧歐娟,著有《在所有母親之間》
「《點燈人》是一本集推理、懸疑、靈異,以及集所有心理驚悚探祕於一身的驚人作品!」──《衛報》
「仇恨、不信任、謊言和一種始料未及的愛,將這些角色包裹在一部優美的小說裡,這部作品不只著重在學會放下和希望,它同樣著重謀殺和復仇。」──《衛報》
「一個令人久久無法釋懷的謎團,被史東尼克斯用絕美的文字給包裹住……大家現在只想立刻讀到下一本史東尼克斯的作品!」──《出版者週刊》,星級評論
「史東尼克斯巧妙地利用真實故事,引導讀者進入這個獨樹一格的作品──一系列詭譎且近乎神秘的謎團並列,使讀者牢牢抓住這本書不放。絕無僅有的閱讀體驗!」──《書單評論》
【故事大綱】
三名燈塔的管理員離奇失蹤,
資歷最深的亞瑟・布拉克,和他搭檔多年的比爾・沃克,
以及新加入的菜鳥文森・伯恩,
全在一夕之間音訊全無,彷彿人間蒸發。
在失蹤之謎仍未解的二十年後,
以一系列海戰冒險小說聞名的暢銷作家丹・夏普,
突然宣布自己打算挑戰非虛構的紀實文學,
以燈塔失蹤事件為題,並找上當年管理員的遺孀和女友。
亞瑟的妻子海倫早就接受了丈夫已死的事實,
也不在乎這背後到底有何隱情,
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比爾的太太珍妮則拒絕相信丈夫已死,
堅信他只是下落不明,一直等待比爾再次出現的那一天。
文森的女友蜜雪兒如今已結婚成家,也有了孩子。
在丹試圖釐清真相的過程中,
他察覺神祕失蹤故事的背後,似乎有更多比大海更深的祕密……
作者介紹
艾瑪‧史東尼克斯Emma Stonex
艾瑪‧史東尼克斯出生於英格蘭東部的北安普敦郡,熱愛燈塔與海岸線,曾任出版編輯,現為作家,著有《點燈人》。
目前她與丈夫以及兩個女兒住在英國布里斯托。
譯者簡介
黃涓芳
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及語言所,曾任創意編輯、英語研究員等職。目前為英、日文自由譯者。
目次
1
接班
朱利打開窗簾,看到灰濛濛的天已經亮了。收音機播放著似曾聽過的歌。他邊喝紅茶邊聽新聞報導:一個女孩在北方的公車站走失了,可憐的母親傷心欲絕──那是當然的。朱利在腦中想像那個女孩的模樣:短髮,短裙,有一雙大眼睛,在冷風中發抖。他也想像到空無一人的公車站 。先前應該有人在那裡,以溺水者般的動作招手;公車停下來又開走,沒有察覺到異狀,人行道在黑暗的雨中閃閃發光。
大海風平浪靜,呈現狂風暴雨之後特有的鏡面質感。朱利打開窗栓。新鮮空氣感覺幾乎像是可吃的固體,在海邊小屋之間發出叮噹聲,就如飲料中的冰塊般。沒有任何東西和海水的氣味一樣:鹹鹹的,很乾淨,令人聯想到放在冰箱裡的醋。今天的海沒有聲音。朱利看過狂風呼嘯的海與靜悄悄的海,驚濤駭浪的海與鏡子般的海;有時憤怒的大海會讓人感覺這艘船是人類僅存的依靠,甚至相信最荒誕的念頭,譬如大海是通往天堂或地獄的路徑,或是天上和深海潛藏著未知的怪物。曾經有個漁夫告訴他,大海有兩張面孔,你必需要了解它好的一面與壞的一面,千萬不能漠視任何一者。
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後,今天的大海總算有利於出航。他們今天就要去執行任務。
☆
朱利負責決定要不要出船。即使風勢在九點時處於穩定狀況,也不代表到了十點仍舊相同。而且不論港口此刻的狀況如何,到了燈塔周圍就會增強到十倍的程度。比方說假設港口的浪高四英尺,那麼他可以猜想到燈塔周圍會有四十英尺高的浪。
這次要送去的是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他有一頭金黃色的頭髮,戴著厚厚的眼鏡,讓他的眼睛看起來又小又侷促不安。這個年輕人讓朱利聯想到被關在籠子裡、住在木屑裡的動物。他站在棧橋上,燈芯絨喇叭褲的褲口被濺起的海水打濕,使顏色變深。清晨的碼頭很安靜,只有一個遛狗的人,以及正在卸下牛奶箱的人。這是介於聖誕節與新年之間、寒冷而短暫的閒暇。
朱利和他的手下的人把這名男孩的行李(特利登協會的紅色紙箱中,放了兩個月的衣服和食物、新鮮的肉、水果、不是奶粉的正常牛奶、報紙、一盒茶葉、GV香菸)拖過來,用繩索把它們運下去,然後用防水布覆蓋。燈塔上的管理員應該會很高興──他們在過去四個星期當中,只能吃很稀的濃湯,最新資訊也只有上一個接班者帶去的《每日郵報》首頁。
淺水區的水面漂浮著海藻,海水打在船身周圍。男孩爬上船,腳上的帆布鞋都濕了。他像個盲人般摸索著船身,一隻手臂夾著用繩子綁起的包裹,裡面放的是他的個人用品,包括書本、錄音機、卡帶等打發時間的東西。看來他很有可能是學生。特利登近年來雇用很多學生。他的興趣大概是寫曲子吧。他會在燈塔上想,這就是人生。燈塔管理員都需要找些事情來做,總不能把時間都打發在跑上跑下樓梯。朱利很久以前認識一個手工很巧的管理員,在值班期間製作瓶中船,而且做得很漂亮;後來燈塔上裝了電視,這名管理員就拋棄這項興趣,而且名副其實地把工作道具從窗戶拋到海裡,從此之後空閒時間都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
男孩問朱利:「你做這行很久了嗎?」朱利說:「是啊,比你活過的歲月還要久。」男孩又說:「我沒想到可以成行。我從星期二就一直在等。他們讓我寄宿在村子裡,雖然住得不錯,但是也沒有好到讓我想要繼續待下去。我每天都望著外面想: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出發?那場暴風雨真的很誇張。我真不知道如果又來一場暴風雨,在燈塔裡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告訴我,沒有從海上看過暴風雨,就不能算是真正看過暴風雨。據說感覺就像整座燈塔即將從腳底崩塌,然後被海浪捲走。」
新來的人總是很多話。朱利認為這是因為緊張:他們擔心在渡海時遇到風向轉變,擔心靠岸是否安全,擔心燈塔上的其他成員是否容易相處,擔心自己是否能夠適應他們,擔心那裡的主任是什麼樣的人。那座燈塔還不屬於這個男孩,或許永遠不會屬於。臨時雇員來來去去,有時到陸地上的燈塔,有時到礁石上的燈塔,像彈珠台的彈珠一樣,在全國各地往返。朱利看過很多像這樣的年輕人,一開始非常熱情,對這份工作抱持著浪漫的想法,但這份工作並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浪漫。三個男人孤立在海上的燈塔,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就只有三個男人和無盡的海。要有一定的特質才能承受被關在燈塔裡,忍受寂寞、孤獨、單調。在方圓幾英里內,除了海水以外什麼都沒有;沒有朋友,也沒有女人,日以繼夜只看到另外兩個人,無法逃離他們。這種生活簡直會把人逼瘋。
等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星期才等到輪班也是常見的事。朱利曾遇過一名管理員因為接班者失蹤,結果在燈塔待了四個月。
朱利對男孩說:「你會習慣天氣的。」
「希望可以。」
「而且你不會比那個準備要回陸地的可憐蟲更火大。」
他的水手聚集在船尾憂鬱地看著海面,邊發牢騷邊抽菸,濕濕的手指沾濕香菸。他們就像一幅陰沉的海景畫中的人物,以厚厚的油畫顏料和粗糙的筆觸勾勒。其中一人喊:「還在等什麼?難道要等潮水在出發前轉向嗎?」船上也載了要去修無線電的工程師。一般來說,在輪班的日子,他們應該和燈塔之間已經聯絡五次了,但是暴風雨使他們斷了音訊。
朱利把最後幾箱行李蓋起來,發動馬達,船便出發了。船身在海中搖晃起伏,就如漂浮在浴缸裡的玩具般。一群海鷗在遍布鳥蛤的岩石上爭執,一艘拖網漁船發出「突突」的引擎聲駛入港口。當海岸線消失,海面變得更加動盪,白色水花在綠色的浪峰濺起又消失。更遠處的顏色更深,海面變成卡其色,天空則是不祥的灰色。海水拍打著船首,海面上出現條狀泡沫後又擴散開來。朱利叼著在他的口袋被壓扁、但仍舊勉強能抽的捲菸,雙眼注視著海平線。他的雙耳在冷風中感到刺痛。在他的頭上,一隻白色的鳥在遼闊而無彩色的天空盤旋。
朱利可以看到霧中的處女岩燈塔,孤單的塔尖高聳在遠方。燈塔位於十五海里外。朱利知道管理員比較喜歡離岸邊遠一點,免得從燈塔看到陸地而想到家。
新來的男孩背對著燈塔。朱利心想,背對著自己即將前往之處,這樣的啟程滿可笑的。男孩擔心著大拇指的擦傷,表情顯得虛弱而病懨懨的,感覺很生澀,不過每個海員最終都得適應才行。
朱利問:「小伙子,你以前上過燈塔嗎?」
「我之前在特雷弗斯(Trevose)燈塔,接著又到聖凱瑟琳(St Catherine’s)燈塔。」
「可是你沒待過海上的燈塔吧?」
「從來沒有。」
「要待在海上燈塔,必須具備膽量才行,而且還要和其他人員相處,不管他們是什麼樣的人。」
「喔,我可以適應。」
「那當然了。你的主任管理員是個好人,這點很重要。」
「其他人呢?」
「我聽說要小心那個兼職管理員。不過他跟你的年齡相仿,你們一定可以合得來。」
「他有什麼問題?」
朱利看到男孩的表情笑了,對他說:「你不需要那麼擔心。工作上有各種傳言,不過未必都是真的。」
風吹過海面,掀起陣陣波浪;海水在他們下方翻滾,黑暗的波濤拍打著船身;當浪花濺灑在船首,波浪便再度從深處湧起。朱利小時候從萊明敦搭船到雅茅斯時,會從甲板的欄杆往外看,注視著海水在不為人所知的地方悄悄展現如此驚人的景觀;大陸棚陡降而陸地消失,如果掉下去就會沉入好幾百英尺的深度;海中會有長嘴魚和星鯊,外型怪異、臃腫、閃亮的生物伸出柔軟的觸手,眼睛宛若白底藍紋大理石般。
燈塔越來越近,原本像一條線,接著變成直條狀,然後又變成手指的形狀。
「那就是處女岩燈塔。」
此時他們可以看到燈塔底部海水侵蝕的痕跡。那是長年以來的惡劣天候累積而成的傷痕。雖然朱利已經開船來過這裡無數次,但每次接近這座燈塔中的女王,總是會讓他產生特別的情感──感覺自己受到斥責、非常渺小、甚至懷著恐懼。這座燈塔建立於維多利亞時代,有五十公尺高,蒼白地聳立於海平線前方,作為保障海員安全的堅固堡壘。
朱利說:「它是最早完成的燈塔之一,建於一八九三年,在成功點燈之前曾經被摧毀過兩次。據說在狂風暴雨的時候,風吹過岩石之間,它就會發出好像女人在哭泣的聲音。」
燈塔的細節逐漸從灰濛濛的霧中顯現,可以看到塔上的窗戶、底下環狀的水泥平台、以及通往檢修門的狹窄鐵製階梯(通稱「狗階梯」)。
「他們看得到我們嗎?」
「現在可以。」
然而朱利在說話時,雙眼搜尋著他預期應該出現在燈塔底部的人物。藍色制服、白色鴨舌帽的燈塔主任管理員、或是助理管理員應該要在那裡揮手迎接他們才對。那些管理員應該從日出就在觀察海面。
朱利注視著燈塔底部的波浪,考慮最佳的作法:是要繼續前進還是後退,要拋下錨或是繼續航行。冰冷的海水盪過水底一連串的礁石。當海水上漲,這些礁石會消失,當海面下降,它們就會像黑色閃亮的臼齒般浮現。朱利認為在所有燈塔中,主教、野狼和處女是最難靠岸的;如果要從中再作選擇,他認為處女岩燈塔難度最高。在水手的傳說中,這座燈塔是建立在海中怪物化石的牙齒上。在建造它的過程中,死了好幾十個人,這裡的礁岩也害死了許多迷途的水手。這座燈塔不喜歡外來者,也不歡迎訪客。
不過朱利仍舊在等待管理員出現。除非有人在靠岸設備的另一邊,否則他們沒辦法讓這個年輕小伙子下船。此刻的海水起伏相當劇烈,他會一下子往下掉十英尺、一下子升高十英尺;一個不注意,繩索可能被扯斷,害他掉入冰冷的水中。
這是很驚險的工作,不過海中的燈塔就是這樣。對習於陸地的人來說,會以為大海好像很穩定,但朱利知道大海並不穩定,而是反覆無常、無法預期的。如果不提防,就會被它吞沒。
「他們在哪裡?」
朱利在海浪的聲音中,幾乎無法聽見他身旁的人在喊什麼。
朱利示意手下繞行燈塔。年輕小伙子和工程師的臉色都變得蒼白。朱利必須安撫他們,但他自己也感到不安。在他開船到處女岩的這麼多年來,他從來沒有繞到燈塔的後方。
完全以花崗岩建造的燈塔高聳在他們前方。朱利探頭看入口處。這道緊閉的門高出海面六十英尺,以青銅打造。
船員高喊管理員的名字,並吹出尖銳的口哨聲。在更高處,燈塔逐漸變細並往天空延伸,而天空則俯視著他們的小船迷惘地轉向。跟著他們飛到海上的那隻鳥再度飛來,不斷盤旋,叫著他們聽不懂的訊息。男孩靠在船側,手中的早餐掉落到海裡。
他們坐在上下起伏的船上,一直等待。
朱利抬頭仰望燈塔,駛出它的陰影,耳中只聽見海浪沖刷在岩石之間的聲音,腦中想的是他今天早上在廣播中聽到的那個女孩,還有空無一人的公車站,以及毫不歇止的大雨。
2
燈塔奇聞
《泰晤士報》,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星期日
特利登協會得知該協會有三名管理員從處女岩燈塔失蹤。該燈塔位於距英格蘭東南端十五英里的海上。三名失蹤男子為:主任管理員亞瑟・布拉克、助理管理員威廉・比爾・沃克,以及兼職助理管理員文森・伯恩。發現三人失蹤的是當地船夫及其船員。他們在昨天早上原本要送接班的管理員到燈塔,並把沃克先生接回岸上。
目前失蹤者仍舊行蹤不明,協會也還沒有正式聲明。調查行動已經展開。
3
九層樓
靠岸過程花了好幾個小時。十幾個男人爬上「狗階梯」,舌頭上感覺到鹽巴與恐懼混合的滋味,耳朵和雙手也都凍僵了。
他們到達燈塔的門,發現門是從裡面鎖上的。這道鐵門是為了承受海浪與颶風而建造的,此刻則必須用臂力與棍棒破壞。
後來其中一人出現不斷發抖、臉色蒼白的症狀;部分理由是因為精疲力竭,部分理由則是在朱利的接班船沒有接到人、特利登協會叫這批人「去看看」之後,他心中一直有不祥的預感。
他們當中的三人進入燈塔。裡面很暗,有種發霉的生活氣味。這是海上燈塔在窗戶緊閉狀態很典型的氣味。倉庫裡沒有太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在黑暗中只看到龐大的物體輪廓,幾捆繩子、救生圈、以及上下顛倒懸掛的小艇等,沒有任何東西被動過。
管理員掛在這裡的雨衣在黑暗中看起來就像上鉤的魚。搜尋者朝著天花板上的檢查井呼喚管理員的名字,聲音沿著階梯往上迴旋。
亞瑟!比爾!文森!文森,你在那裡嗎?比爾?
他們的喊聲劃過寂靜的塔內,顯得格外詭異。在凝重的寂靜中,他們的聲音大到感覺不敬。他們並不期待有人回答。特利登告訴他們這是一場搜救行動,但他們的任務是要找到屍體。門是鎖上的,燈塔管理員逃亡的可能性已經消失。那些管理員一定在燈塔內的某個地方。
特利登協會交代過,要悄悄地把他們帶回來。過程要謹慎,找到能夠守密的船夫,不要大肆張揚,不要引起糾紛,不要讓任何人知道,另外也要確保燈塔沒問題──看在老天爺的份上,一定要有人去確認這一點。
三人一個接著一個爬上去。上面這一層的牆上排列著起爆劑和霧砲的火藥。這裡沒有爭鬥過的跡象。每個人都想到自己的家、自己的太太、自己的小孩(如果有的話),想到自己坐在溫暖的火爐前方,有人撫摸自己的背說:「親愛的,今天辛苦你了。」燈塔裡沒有家人,只有三個管理員,而這三人此刻已經死在燈塔內的某處。屍體在哪裡?那些屍體的狀況如何?
一行人來到四樓,看到石蠟槽。接著到五樓,這裡存放著燈頭用的油。其中一人再度呼喚管理員的名字,主要是為了驅走難以忍受的靜寂。現場沒有逃跑的跡象,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那些管理員逃到其他地方。
他們離開存放燃油的樓層,爬上沿著牆壁內側通往燈室的鑄鐵螺旋樓梯。樓梯的扶手閃閃發亮。燈塔管理員是很特殊的人種,非常執著於室內環境的細節,不斷擦拭、清理、打掃。燈塔可以說是最乾淨的地方。他們檢查銅製扶手,沒有看到任何指印。這是因為管理員為了保持清潔,都會避免去碰扶手。除非有人跑得很急,或是有人摔倒而緊急抓住扶手,或是因為發生可怕的事件而一時忘我……不過這裡並沒有特別奇怪的跡象。
一行人的腳步聲聽起來就像死亡的鼓聲,堅定而深沉。他們已經在懷念安全的拖輪與陸地了。
他們來到廚房。這裡有十二英尺寬,中央有垂直通過的重錘管。牆上安裝了三個櫥櫃,裡面整齊堆放各種罐頭食品,有焗豆、蠶豆、米、湯、OXO高湯塊、加工肉、鹹牛肉、醃菜等,角落則放置沒有打開的玻璃罐,裡面裝滿了法蘭克福香腸,看起來就像實驗室的組織標本。窗邊有水槽,紅色水龍頭打開是雨水,銀色水龍頭則是淡水。水槽旁邊晾著洗滌盆。在內牆與外牆之間、管理員用來儲藏食物的架子上,放了一顆枯乾的洋蔥。水槽上方有一個附鏡子的儲物櫃。管理員把這裡兼作浴室使用,因此放了牙刷、梳子、沐浴用品及古龍水。在它旁邊則是裝刀叉與杯盤的餐具櫃,每一件東西都一如預期收納得很整齊。牆上的時鐘停在八點四十五分。
「這是怎麼回事?」留著小鬍子的男人問。
桌上擺好餐具,準備迎接沒有吃的一餐。餐具只有兩份,各有一組刀叉及一張等著放食物的盤子,另外還有兩個空杯子、鹽巴和胡椒、軟管裝的芥末醬、已經清乾淨的菸灰缸。料理台是美耐板材質,作成新月狀,剛好沿著重錘管周圍設置。料理台下方擺了一張長椅和兩張椅子,其中一張的泡棉露出來,另一張則斜斜放置,彷彿坐在這張椅子上的人很匆促地離開座位。
另一名頭髮往後梳的男人檢查烤爐,確認裡面沒有在烤東西,不過溫度是下降的,烤箱裡也沒有東西。透過窗戶可以聽到海浪拍打底下岩石的聲音,聽起來宛若嘆息。
「我實在是搞不懂。」這句話與其說是回答,不如說是承認普遍而可怕的無知。
一群人抬頭看天花板。
重點是,在燈塔中沒有地方可以躲藏。從下到上的每一間房間,只要走兩大步就會碰到重錘管,再走兩步就會到另外一邊。
他們上樓到臥室。沿著彎曲的牆壁有三張香蕉形的床鋪,每一張的簾子都是打開的。這些床鋪都鋪得很整齊,床單繃得很緊,枕頭和駝色的被子摸起來很粗糙。上方有兩張較短的床是給訪客用的,而且都有附梯子。梯子下方是拉上簾子的儲物空間。頭髮往後梳的傢伙屏住氣拉開簾子,但卻只找到一件牛皮夾克和掛起來的幾件上衣。
他們爬到第八層,來到位於海面上方一百英尺的地方。客廳裡有一台電視機和三張破舊的Ercol扶手椅。在最大的那張椅子(他們猜測那是主任管理員的椅子)旁邊的地上,放了一個杯子,杯裡殘留些許冷掉的茶。重錘管後方是來自樓下的暖氣管。也許主任管理員隨時都會下來見他們,告訴他們他剛剛在上面的燈室擦燈,其他人也在那裡,在外面的迴廊,所以很抱歉沒聽到呼喚聲。
這裡的壁鐘也停在同樣的時間:八點四十五分。
一道雙開門通往第九層的值勤室。死者有可能在這裡──緊閉的空間有可能阻止氣味外流。不過一如他們的預期,這裡也沒有人。那些管理員離開了這座燈塔,只留下燈。整整九層樓都沒有找到人。一行人來到樓頂,看到處女燈。這是一口巨大的煤氣燈,被宛若鳥翼般脆弱的鏡片覆蓋。
「到此為止。他們不見了。」
海平線附近形成羽狀的雲。風再度吹起,改變方向,掀動浪峰的白色泡沫。那些管理員彷彿一開始就不在這裡,或者是爬到樓頂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