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手法系列SP-解剖犯罪實驗室:揭露鑑識科學的缺陷與危機
    出版社:麥田(城邦)
    出版日期:2023-06-08
    ISBN:9786263101784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訴訟法

    優惠價:85折,366

    定價:  $430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560 元
    特價:90折!504
     
    定價:600 元
    特價:79折!474
     
    定價:280 元
    特價:90折!252
     
    定價:700 元
    特價:95折!665
     
    定價:450 元
    特價:95折!428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試想擔任國民法官的你,此時正在審理一樁刑事案件,而唯一的證據就是指紋分析結果,
    「你會判被告有罪嗎?」
    如果你拿到的是咬痕比對、藥毒物檢驗、DNA分析結果呢?
    本書將揭露現行的鑑識方法並沒有我們以為的高度準確、可靠,
    有時甚至一點也「不科學」!!


      在判定一個人有罪與否,對他的人生造成重大改變之前,
      我們應該先自忖:這份證據究竟有多「可靠」?
      倘若你相信生命與自由正處於危急關頭,精確度與坦誠是最根本的,
      這就是一本必讀之書。

      ◎各界聯合推薦:
      李承龍博士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清華大學、政治大學副教授,卡達警官學院特聘鑑識專家
      謝松善(阿善師) 前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主任
      戴伸峰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
      金孟華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
      羅士翔 台灣冤獄平反協會執行長
      冬陽 推理評論人
      杜鵑窩人 資深推理迷
      知言 推理作家、台大臨醫所博士

      ‖二○一五年三月,西班牙馬德里四輛通勤列車發生一起連環爆炸事件,造成一百九十三人死亡,約兩千人受傷。FBI根據採集到的指紋,鎖定布蘭登.梅菲爾德為這起重大恐怖攻擊事件犯嫌──其指紋特徵點有十五個相符。法官相信聯邦調查局的證據,發出拘捕令。庭審時,三位經驗豐富的鑑識專家言之鑿鑿,作證指紋確為被告所有,「百分之百」相符。縱使梅菲爾德極力否認,並表示自己從未去過西班牙,仍舊面臨無期限監禁與死刑......

      無故受害的不只有梅菲爾德。
      二○一六年,一個被囚禁了三十三年的受刑人在絕望中寫信求助,希望能夠透過DNA鑑定重獲清白。

      ‖一九八○年代,維吉尼亞州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入侵民宅性侵謀殺案,警方調查後,鎖定一艘軍艦上的所有海軍水手,並對其進行大規模搜證行動。六名牙醫逐一檢查艦上數千名水手的牙齒,並與受害者身上的咬痕做比對,最終認定基斯.霍華德就是凶手。在法庭上,法醫口腔學家作證指出,其齒列與咬痕高度相符,並強調「實務上不可能有另一個人擁有這所有特徵的組合」。沒有人相信他是無辜的。霍華德在一審被判死刑,二審被處以終身監禁不得假釋……

      「永遠正確的專家證人在一間完全客觀又毫無缺陷的犯罪實驗室裡辛勤工作,只應用最可靠的科學方法。」我們往往對此深信不疑,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鑑識並沒有所謂的百分之百,而整個鑑識體系的不足造成了多少錯誤定罪,眾人卻渾然不知。杜克大學法學院教授布蘭登‧葛雷特在本書中開頭,便直指除了在學術界發展出來的DNA比對以外,許多鑑識方法(包括指紋比對)都沒有科學界的研究背書,並具體分析鑑識科學可能出錯的種種方式,又應當如何改善,才能撥亂反正。
    作者介紹
    布蘭登‧葛雷特Brandon L. Garrett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畢業,現任杜克大學法學院L. Neil Williams, Jr.法學教授、威爾遜科學與司法中心主任。其刑事法律制度的研究,涵蓋了DNA鑑定如何讓人洗刷罪名,以及誤導性自白、鑑定瑕疵和目擊者錯誤記憶等問題,甚至包括檢方與世界頂尖的大型財團如何達成妥協。經常向立法機構、政策制定機構、法務機構、實務律師與媒體發表刑事訴訟相關的演説。著有《死刑》(The Death Penalty)、《大到不能關》(Too Big to Jail)、《路人變被告》(Convicting the Innocent;榮獲美國律師協會2012年銀法槌榮譽獎,2011年憲法紀實獎)等書。


    譯者 朱崇旻

    曾在美國居住九年,畢業於臺灣大學生化科技系,是以小說為食的謎樣生物,時時尋覓下一本好書。喜歡翻譯時推敲琢磨的過程,並認為無論是什麼題材的書,譯者都應該忠實傳達作者的立場。興趣包含寫小說、武術、室內布置和冬眠。譯有《愈少人認識我們愈好》、《煤氣燈操縱》等書。
    目次
    第一部 鑑識科學的危機

    引言

    第一章 咬痕案

    第二章 鑑識科學的危機



    第二部 鑑識科學的缺陷

    第三章 錯誤的身分確認

    第四章 錯誤率

    第五章 誇大其詞

    第六章 資格

    第七章 隱藏的偏誤

    第八章 把關人



    第三部 不合格的實驗室

    第九章 不合格的品管

    第十章 犯罪現場的污染



    第四部 鑑識科學改良運動

    第十一章 實驗室的重生

    第十二章 大數據鑑識科學

    第十三章 修正鑑識科學

    致謝

    附錄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