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旅遊 > 台灣 
     
    重寫我城的歷史故事
    編/著者: 許寶強
    出版社:牛津大學
    出版日期:2010-10-31
    ISBN:9780193966444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臺灣

    優惠價:85折,255

    定價:  $30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460 元
    特價:90折!414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213 元
    特價:90折!192
     
    定價:500 元
    特價:90折!450
     
    定價:150 元
    特價:90折!135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把這幾十年來香港故事進行首度改寫的是沉默。無可否認,香港正處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當中。這一兩年以內,在經濟、政治和文化上都出現一種情勢,用理論家葛蘭西的說法是:老的垂死,新的未活。新事物與舊事物的拉扯非常嚴重。「求新、求變」是一種主調,以期走出回歸以來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面出現的多重困局。同時間,宣告香港「一切安好」,或者「時間還在我們這一邊」的自我安慰,亦化成另一種反向動力。  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把香港打扮成 [新] 自由主義典範經濟童話的努力變得徒勞無功;面對貧富兩極分化但毫無作為的政府管治,已暴露出所謂和諧社會、有效率的政務官、為成功者立碑等故事的虛幻。在轉變中的社會脈絡下,過去的故事日漸失去魅力,新的香港故事應該如何訴說?除了循出生年代劃分的各式「世代論」、帶點誇張情節製造末世恐慌的「驚嚇寓言」、只談經濟不及其他的「邊緣化想像」、其他在文化、藝術、教育、衛生、音樂、宗教等領域建立的「勝者為王」敘事,我城的故事還可以如何訴說?  從書寫自己經歷過的故事著手,重新打造一個社會脈絡,讓系統的敘事浮現起來。這就是本書十多位作者的努力。然而,要重新打造這樣的社會脈絡,有必要首先講出一個為甚麼?為甚麼我們要改造既有的社會狀況,香港人的過去和現在的經歷為甚麼要重新書寫?我們要在故事中說明,為甚麼必須改造現在,以及走向怎樣的未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許寶強  現為香港嶺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著有《資本主義不是甚麼》《告別犬儒》等書。
    前言許寶強  電影《澳大利亞》(Australia) 中的原住民小孩,最終都跟隨爺爺回歸森林流浪,去尋找屬於他自己的故事。電影告訴我們,對澳洲的原住民來說,缺乏故事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社會學者 Richard Sennett 也提醒我們,現代社會缺乏給人長久積累和訴說歷史故事的環境,城市人被迫短期、割裂和零碎地工作和生活,最後只能無根地飄泊,難以建造持久清晰的身份與意義。  如果個人不能沒有屬於自己的故事,那麼一個失去歷史故事的城市,又剩下甚麼?  香港這城市其實並不缺乏關於自己的歷史故事。耳熟能詳的是「由漁港到金融中心」的經濟童話,當中教訓是只論耕耘不問收穫,勤儉努力的窮人也可變富,明天會更美好;我們也聽說過七十二家房客式的和諧社區,曾在上世紀下半葉存在於獅子山下,映照今天如紙薄的世態人情;還有,遠一點的由社會學和政治學建構的「行政吸納政治」的故事,塑造出能幹務實「做好份工」的公務員形象,或近一點的也是由社會學和政治學打造的以出生時間劃分的「世代史詩」,當中有戰後第二代向第一代致敬的情懷,也可隱隱見出年輕一代想取而代之的欲望;還有更近一點的驚嚇故事:青少年身陷黃禍毒海、香港快要變成邊緣孤島、「你打(口左)未」的流感恐慌,以及全球暖化下的末世寓言;自然,我們不會忘記在金融海嘯前一直橫行無忌的經濟學神話,用空洞含混的措辭,把香港打扮成自由主義天堂;最後,我們也擁有在文化、藝術、教育、衛生、音樂、宗教等領域為「成功者」立碑的各種歷史敘事。  然而,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努力把香港裝扮成 (新) 自由主義典範的經濟童話,正逐漸破滅;而面對貧富兩極分化但毫無作為的政府管治,也暴露出所謂和諧社會、有效率的政務官、為成功者立碑等故事的虛幻。在過去的故事於轉變中的社會脈絡下日漸失去魅力的時代,新的香港故事應該如何訴說?而除了循出生年代劃分的各式「世代論」、帶點誇張情節製造末世恐慌的「驚嚇寓言」、只談經濟不及其他的「邊緣化想象」、其他在文化、藝術、教育、衛生、音樂、宗教等領域建立的「勝者為王」敘事,我城的故事還可以如何訴說?  要書寫自己曾經歷過的故事,也需要同時尋找或重新打造一個能讓系統的敘事能夠浮現的社會脈絡。然而,要重新打造能讓系統的敘事能夠浮現的社會脈絡,我們又必須能夠首先講出一個為甚麼需要改造既有的社會狀況的故事,也就是要重新講述或書寫香港人的過去和現在的經歷,並在故事中說明,為甚麼必須改造現在,以及走向怎樣的未來。  於是,我們不自量力,嘗試勾勒我城歷史為人忽視的輪廓,點劃和諧自由、勤儉致富、經濟孤島或原罪世代以外的視野,為重寫港人故事鋪下一些磚石。
    目次
    ix 前 言第一部份 否思主流敘事3 虛擬自由主義的終結 安徒13 歷史記憶與香港意識 黃國鉅25 香港社會的病徵及戀物——「八○後」的真理與謊言 周思中第二部份 都市建設軌跡41 再思我城的保育 馬國明53 當「文物保育」變成活化 葉蔭聰63 為何香港依賴了東江水?——再思香港的供水故事 李家翹第三部份 家教規管變遷77 從細路到兒童——能力軌道的切換 梁以文87 從殖民到犬儒——香港教育故事新編 許寶強101 家計會.現代.性 曹文傑113 禁煙.販酒 陳慧燕第四部份 文化階級生成129 粵語歌故事還應該這樣說嗎? 黃志華 陳銘匡141 康文署「藝術節」的前世今生 朱純儀153 誤讀文化工業——從西九到工廈 梁寶山171 麵包與玫瑰——最低工資的尊嚴 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