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歌正年少-青少年台灣文庫II散文2
    編/著者: 路寒袖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08-11-30
    ISBN:9789860162028
    參考分類(CAT):兒童、青少年文學
    參考分類(CIP): 臺灣文學

    優惠價:9折,297

    定價:  $33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230 元
    特價:90折!207
     
    定價:450 元
    特價:90折!405
     
    定價:300 元
    特價:90折!270
     
    定價:360 元
    特價:90折!324
     
    定價:200 元
    特價:90折!180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每位作家的「文學成長」經驗各有不同,但都十分真摯動人。有的長期潛藏埋伏、有的不時前來扣門,但都將永遠棲住在他們的靈魂裡,並適當地在他們的作品中反映出來。     本書共收錄二十一位作家二十一篇作品,自1906至1963年,作家年齡跨越將近一甲子。從作家作品中可看出:「文學」對作家而言究竟是什麼?他們的文學心靈是如何萌芽的?他們曾如何以文字音符狂歌自己的年少青春?又為何決心與文字相伴一生……,因此,無論是哪個世代的作家,能有幸以文學作為生命成長的養分,對他們來說,應都是一種最幸福的事。 本書特色: 人的生命需要補充許多養分,才可以豐富、成熟、穩健而美好的成長, 而成長過程中所吸取的養分,也都會成為我們生命血肉的一部分。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路寒袖  本名王志誠, 1958年生,台中縣大甲人。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教職、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述委員、台灣日報副總編輯等,現任高雄市文化局長。  他曾連獲兩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金鼎獎最佳作詞獎、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出版獎、賴和文學獎、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散文獎、年度詩獎、榮後台灣詩人獎等。  他著有詩集《早,寒》、《夢的攝影機》、《春天的花蕊》(台語)、《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散文集《憂鬱三千公尺》、《歌聲戀情》,繪本書《像母親一樣的河》、《聽爸爸說童年》、《陪媽媽回外婆家》等,以及主編數十種。  音樂出版:《戲夢人生》電影音樂帶,潘麗麗專輯《畫眉》、《往事如影》,競選歌曲《台北新故鄉》、《有夢最美》、《少年台灣》、《相信台灣》、《南方新世界》等,總計近70種。
    編者序飛翔的羽翼  「青少年台灣讀本?散文卷(2)」《狂歌正年少》,計收錄二十一位作家二十一篇作品,作家的出生年自1906年至1963年,年齡層跨越將近一甲子。  本卷的主題,在於呈顯這些不同世代的文學作家,「文學」對他們而言究竟是什麼?他們的文學心靈是如何萌芽的?他們曾如何以文字音符狂歌自己的年少青春?又為何決心與文字相伴一生?  這些作家的「文學成長」經驗,各自不同,但都十分真摯動人。每個人的生命都需要許多養分,才得以豐富、成熟、穩健而美好地成長,所有成長過程中所吸取的養分,都會成為我們生命血肉的一部分。作家們也一樣,這些沃灌他們「文學成長」的養分,有的或許長期潛藏埋伏、有的或許不時前來扣門,但都將永遠棲住在他們的靈魂裡,從他們的作品中反映出來。  作家的文學萌芽經驗,各有千秋,共同點則是,無論是哪個世代的作家,能夠有幸以文學做為生命成長的養分,對他們而言,都是一種最大的福分,他們透過文學所打開的世界、所展開的旅行,都是如此廣闊、如此多采,他們彷彿比別人多經歷一些生命風景、多置存了幾座秘密花園。  本卷所選的作家中,他們的文學萌芽經驗,大致緣自以下幾種:其一是前輩師長的提攜;其二是同輩友人的「同儕文化」;其三是與時代氛圍有關;其四是與空間性有關,如故鄉意識與土地認同;其五是與生命階段有關(如少年情懷);其六則是與閱讀經驗有關。  作家的文學細胞之所以甦醒增生,常是由於前輩的提攜與感召。楊逵的〈憶賴和先生〉即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賴和的文學精神、他對楊逵的溫柔關照,成為楊逵能堅持以文學做為自我生命實踐之路的能量來源。陳千武的〈文學少年時〉,說的正是他在少年十五二十時,如何耽溺於文學閱讀的廣闊世界,以及如何在一家書局認識台灣文學,並且受到前輩的感動與鼓勵,將台灣文學視為自己的生命職志,與文學進行至今超過一甲子的戀愛的歷程。林海音的〈一位鄉下教師〉,寫的既是自己的父親,也是他自己、以及作家吳濁流的文學啟蒙老師。琦君〈讀書瑣憶〉中,王老師的指導,讓她不只發現讀書之樂,更找到此生最好的生活方式──讀書與寫作。對這些作家而言,文學前輩如春風春雨般的沃灌,雖然只是生命中短暫的時間,卻滋潤了他們一輩子的文學人生。  作家的文學啟蒙,也常緣自特殊的時代氛圍,一群人共同努力耕耘的結果,而文學則是他們與時代、自我、社會的一部對話錄。王昶雄的〈鹽分帶來恩惠〉中,他的文學養分是「鹽分」,這「鹽分」指的不僅是台南縣的「鹽分地帶」,而是日治時期台灣社會一群共同關懷台灣文化的本土知識份子,他們的力量如「鹽分」一般微薄,但集體努力、一起推動文學運動的經驗,卻是支撐他一生與文學不離不棄的最大力量。葉石濤的〈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告白〉,說的則是一位文學少年的生命堅持;他的文學啟蒙來自大量的閱讀,以及一種時代氛圍──那個時代裡,很多前輩、很多同伴都以文學做為社會實踐的雙腳,當文學是一種「同儕文化」時,你就自然而然地浸潤其間了。年齡相差38歲,楊照的〈迷路的詩〉中,文學也是一種「同儕文化」;他寫高中時期,青春年少想要衝破時代的禁錮,文學成為一種具有爆破性的力量。  除了時代氛圍是文學啟蒙的「時間性」土壤之外,「空間」也是一種極具養分的文學土壤。與陳千武相同,林文月的文學啟蒙空間,也與一家書店有關,更與書店裡的人有關。陳秀喜〈綺年.綺思〉中,文學是故鄉新竹的風,從小浸潤在風城中,拂著拂著,文學的種芽就自然而然萌芽了。吳晟的〈文學起步〉中,他的文學啟蒙,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裡,一個農村青年以閱讀來創造豐饒的生命空間,他的文學田野正是他的故鄉母土,在那個年代裡,他們一群憂鬱少年,以文學彼此取暖、相互激勵,然後決心「文學起步」,並且始終如一。向陽的〈茶香童年〉中,他的文學緣自對故鄉──茶香之鄉──的記憶,他在其間感悟生命靈動、孕育文學胚胎,他知道自己的文學養料來自母土,也從不曾停止以文學回饋故鄉。羅葉的〈拾起生命的稻穗〉中,故鄉的田野、親族長輩的勞動生活姿態,都是他文學「稻穗」得以萌芽結實的養分。廖鴻基的文學,則有兩個滋養的故鄉,那是苦悶的陸地與廣闊的海洋,〈腳跡與船痕〉中,廖鴻基的文學啟蒙老師,是海浪的聲音與鯨豚的身姿。  當然,文學之芽也總是從少女情懷萌生滋長,戀愛的心情是文學永遠肥沃的養分。鄰家少年的窗影,是陳秀喜進入文學花園的領航員;而愛亞〈作家的十七歲〉裡,對隔壁班男生的相思,就是詩語的開端。少年情懷是一個生命階段,它會有詩;自我心靈的苦悶、探索與跨越,也是一個生命階段,它也會有詩;對陳芳明而言,寫詩與不寫詩,是自我生命的辯證與轉彎;「詩的未完成」,卻也是他另一階段文學生命的進行式。  最後,本卷所選的作家中,他們的文學啟蒙不論主要是緣於什麼,「閱讀」都是讓這些初萌的新芽可以再茁長的持續性養分。黃林雙不〈書海微瀾〉說的是與書的親密關係;廖玉蕙〈回首純真年代〉,寫的是她年少時如何因為目眩於城市喧嘩,而逃難一般埋身書海;陳義芝〈成長之書〉中,他的成長之路,正是以書冊鋪設而成的一首敘事詩;林黛嫚〈與字同行〉,從閱讀經驗中初識「文字」,然後相伴一生,與文字一起築夢、旅行。透過閱讀,文學作家的靈魂相互撞擊、對話、增長,一起美麗飛翔。  本卷所要呈現的是,文學作家的飛翔羽翼究竟是如何長成的?這些文學作家,無論屬於哪個世代,都有很接近的文學靈魂,他們以文學狂歌年少;年少的你,也許也可以有那麼一雙羽翼,有朝一日穿越時空,與他們並肩飛翔。
    目次
    總序—映照時代與社會 呈顯新的視野與憧憬∕李敏勇序─飛翔的羽翼∕路寒袖楊逵   憶賴和先生 王昶雄 鹽分帶來恩惠 琦君讀書瑣憶 一位鄉下老師陳秀喜綺年.綺思 陳千武文學少年時 葉石濤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告白 林文月記憶中的一爿書店 岩上成長中的側影 吳晟文學起步 愛亞作家的十七歲 陳芳明詩的未完成 黃林雙不書海微瀾 廖玉蕙回首純真年代 陳義芝成長之書 向陽茶香童年 周芬伶狂歌正年少 廖鴻基腳跡船痕 羅葉拾起生命的稻穗 林黛嫚與字同行 楊照 迷路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