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分類: 暢銷精選 > 科學科普 > 歷史 
     
    大清帝國的衰亡
    編/著者: 魏斐德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22-03-16
    ISBN:9786263350120
    參考分類(CAT):
    參考分類(CIP): 

    優惠價:85折,357

    定價:  $420 

    無法訂購
    分享
      買了此商品的人,也買了....
    定價:325 元
    特價:95折!309
     
    定價:350 元
    特價:85折!298
     
    定價:400 元
    特價:90折!360
     
    定價:490 元
    特價:90折!441
     
    定價:380 元
    特價:85折!323
     
      | 內容簡介 |
    內容簡介
    若非西力衝擊,中國帝制可以永存?
    武昌起義是孫中山領導的革命行動,
    還是各項社會因素激起的意外暴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書於一九七五年出版,為魏斐德早年的作品,同時是近代中國史研究的經典代表作。出版至今一直被美國多所大學作為中國歷史課程的基本教材,其研究成果不僅公允地提示大清帝國必走向衰亡的社會脈絡,也超越了當時西方漢學界中盛行之「衝擊-反應」的西方中心論觀點。
    作者認為,在鴉片戰爭之前的中國,絕不是停滯不變。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固然對中國帶來刺激,然而中國本身的各股社會力量,才是促成辛亥革命成功、清廷傾覆、帝制結束的主要因素。尤其清廷在一九○一年後所作的軍事、政治、經濟,以及教育改革,諷刺地加速了菁英群體政治意識的形成;如此所產生的後果,對清朝的傾覆而言,遠較孫中山等革命黨人於同時期內所從事的活動,來得更有貢獻。
    因此本書一開場,先以農民、仕紳、商人在明清社會的生活型態和社群發展,來定調當時民間普遍存在的矛盾和活力的來源;接著逐步從王朝興衰、民族更迭的角度,推到清盛世的來臨;之後再交錯注入清代民間社會運動發展,和外力入侵的動因,來觀察帝國由盛而衰的轉折,及至崩潰的過程,對帝制中國的衰亡作了全方位的剖析。
    作者介紹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 1937-2006) 1959年畢業於哈佛大學,主修歐洲史及文學;大學畢業後,轉作中國研究,先後於劍橋大學及巴黎高等政治學院進修,並曾到台灣進行研究工作。返美後投入知名漢學家列文森門下,於1965年取得柏克萊大學遠東史博士學位。曾任加州柏克萊大學歷史系教授、東亞研究院院長,上海研究中心創始人,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會長等職。 他通曉多國語言,熟悉歐洲年鑑學派、社會史觀,研究中國史時致力觀察世界脈絡,強調著史要有全局性、全球性的大視野,與史景遷、孔復禮並稱「中國史三傑」。主要著作有:《大門口的陌生人》、《洪業:滿清外來政權如何君臨中國》、《歷史與意志》、《特攻教父》等書。
    廖彥博
    廖彥博 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曾經參與國史館《二二八事件辭典》條目撰寫,目前同時從事翻譯與著述。著有《蔣氏家族生活祕史》(合著)、《三國和你想得不一樣》、《愛新覺羅.玄燁》、《一本就懂中國史》、《止痛療傷》(合著)、《悲歡離合四十年》(合著);譯有《中國將稱霸21世紀嗎?》、《謊言的年代》、《OK正傳》、《驚悚大師希區考克》、《鱸鰻變律師》、《中國的靈魂》、《世紀中國》等書。
    目次
    導讀一 兩個意義上的承先啟後∕廖敏淑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導讀二 漢學家魏斐德的歷史貢獻∕葉文心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東亞所前所長

    緒論
    第一章 農民
    第二章 仕紳
    第三章 商人
    第四章 朝代循環
    第五章 滿族興起
    第六章 清初與盛清之世
    第七章 西方入侵
    第八章 外患與內亂
    第九章 中興與自強的幻影
    第十章 維新與反動
    第十一章 天命已盡
    致謝

    譯後記 氣魄恢宏的晚清交響史詩
    參考書目
    注釋